七政四餘-起源說明

by Trista
0 留言 327 瀏覽次數

在某個因緣際會之下,知道了七政四餘占星術,其星盤的複雜度之高,似乎述說了很多事情。但命理老師的不詳細、不確定解說,讓我萌生了自己來研究研究看看的想法!沒想到入了這麼大的一個坑洞…這古老的占星術涉及非常廣的玄學基礎,且看我從最開始的起源娓娓道來。

中國古代占星術,周、漢叫做七政四餘(後來經唐朝的張果老等集編,故又名果老星宗),後來釋家將研究的結果編入密教篇的宿曜經、陀羅尼經、達摩一葉經(即今日的文殊菩薩言佛教占星術)。道家將研究的結果編入道藏經的術天機、太乙金井論(即今日的紫微斗數),儒家將其改進為今日的易經、八字學、地理風水學。故為鐵板神術、八字、易經、紫微斗數、三元、三合、紫白的起源。可論准到一日之吉凶。

以下先簡單說明基本元素的定義:七政是什麼?四餘星是什麼?28星宿是什麼?

七政:
又稱七曜、七緯,為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五星,又稱五曜、五緯),加上太陽星()、太陰星(),合稱七曜。
行走速度快到慢:月→水→金→日→火→木→土
五行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剋:金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木;木剋土

五行生剋圖

*補充:行走詳細速度 以天文星曆為準(有時順行、有時逆行)以下僅供參考:
日:一日行一度,一月一宮,一年行一週天。公轉週期:365
金:一日行一度,一月一宮,一年行一週天。公轉週期:224.7
水:一日行一度,一月一宮,一年行一週天。公轉週期:87.97
月:一日行十三度,一月一宮多。公轉週期:27.3
火:一日半一度,兩月一宮,兩年行一週天。公轉週期:686.93
木:五日行一度,一年一宮,十二行一週天。公轉週期:11.8565
土:十日行一度,兩年一宮,二十九年一週天。公轉週期:29.448

七政與星期對照

*補充:星期 以七曜為一週的曆法觀念由印度傳入中國,與歐洲的星期概念似乎都是源自於同為月陰曆法的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文明(日曜日一定是英文的Sunday、月曜日一定是Monday,更明確的是無論是哪一天的名稱、拉丁文與漢文所指的星球都是同一顆),七為希臘與兩河流域文明常用數字,同時也在當時被認為是吉數。(但學界對目前起源仍有爭議。) 此概念在中國唐朝時期獲得發展,將7日結合為七曜,稱之為曜日,其後再傳入日本,直至清末,到了民國以後才改為星期,以數字替代星名。 東亞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實施則是到歐洲殖民浪潮以後重新引入西方的星期制度。但現今大中華地區已成星期,日本與朝鮮半島則繼續使用古稱,台灣於日治時期曾使用七政,現改為星期。 看更多請上WIKI維基百科

補充:唐代道士張果老 (公元596年-公元735年)號通玄先生,是唐代一位精通服氣,修煉內丹的道士,中唐以後,逐漸被神化,後來成為民間神話中的八仙之一,被稱為張果老。看更多請上WIKI維基百科

四餘星
紫氣、月孛、羅睺、計都、四個虛星。
紫氣、月孛是白道上離黃道最遠的兩個點。一個在黃道之南,一個在黃道之北。
羅睺、計都,是白道與黃道上的升交點與降交點(春分)與(秋分)。
紫氣為木餘,月孛為水餘,羅喉為火餘,計都為土餘。

二十八宿
「宿」乃分別宇宙星座所在的位置 ,各元素對應如下:

二十八宿對應七政

You may also like

留下你的想法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